高速電主軸是近幾年在數(shù)控機床領域出現(xiàn)的將機床主軸與主軸電機融為一體的新技術。高速數(shù)控機床主傳動系統(tǒng)取消了帶輪傳動和齒輪傳動。機床主軸由內裝式電動機直接驅動,從而把機床主傳動鏈的長度縮短為零,實現(xiàn)了機床的“零傳動”。這種主軸電動機與機床主軸“合二為一”的傳動結構形式,使主軸部件從機床的傳動系統(tǒng)和整體結構中相對獨立出來,因此可做成“主軸單元”,俗稱“電主軸”。
高速電主軸所融合的技術:
電主軸是近幾年在數(shù)控機床領域出現(xiàn)的將機床主軸與主軸電機融為一體的新技術,它與直線電機技術、高速刀具技術一起,將會把高速加工推向一個新時代。電主軸是一套組件,它包括電主軸本身及其附件:電主軸、高頻變頻裝置、油霧潤滑器、冷卻裝置、內置編碼器、換刀裝置。
高速電主軸所融合的技術:
高速軸承技術:電主軸通常采用復合陶瓷軸承,耐磨耐熱,壽命是傳統(tǒng)軸承的幾倍;有時也采用電磁懸浮軸承或靜承,內外圈不接觸,理論上壽命無限;
高速電機技術:電主軸是電動機與主軸融合在一起的產物,電動機的轉子即為主軸的旋轉部分,理論上可以把電主軸看作一臺高速電動機。關鍵技術是高速度下的動平衡;
潤滑:電主軸的潤滑一般采用定時定量油氣潤滑;也可以采用油脂潤滑,但相應的速度要打折扣。所謂定時,就是每隔一定的時間間隔注一次油。所謂定量,就是通過一個叫定量閥的器件,精確地控制每次潤滑油的油量。而油氣潤滑,指的是潤滑油在壓縮空氣的攜帶下,被吹入陶瓷軸承。油量控制很重要,太少,起不到潤滑作用;太多,在軸承高速旋轉時會因油的阻力而發(fā)熱。
冷卻裝置:為了盡快給高速運行的電主軸散熱,通常對電主軸的外壁通以循環(huán)冷卻劑,冷卻裝置的作用是保持冷卻劑的溫度。
內置脈沖編碼器:為了實現(xiàn)自動換刀以及剛性攻螺紋,電主軸內置一脈沖編碼器,以實現(xiàn)準確的相角控制以及與進給的配合。
自動換刀裝置:為了應用于加工中心,電主軸配備了自動換刀裝置,包括碟形簧、拉刀油缸等;
高速刀具的裝卡方式:廣為熟悉的BT、ISO刀具,已被實踐證明不適合于高速加工。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了HSK、SKI等高速刀具。
高頻變頻裝置:要實現(xiàn)電主軸每分鐘幾萬甚至十幾萬轉的轉速,必須用一高頻變頻裝置來驅動電主軸的內置高速電動機,變頻器的輸出頻率必須達到上千或幾千赫茲。
高速主軸的優(yōu)勢分析:
在高速主軸單元中,由于機床既要進行粗加工,也要進行精加工,因此對主軸單元提出了較高的靜剛度和工作精度的要求。另外,高速機床主軸單元的動態(tài)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或者制約了機床的價格質量和切削能力。當切削過程出現(xiàn)較大的在振動時,會使刀具出現(xiàn)劇烈的磨損或破損,也會增加主軸軸承所承受的動載荷,降低軸承的精度和壽命,影響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因此,主軸單元應具有較高的抗振性。
相比一般的傳統(tǒng)主軸,電主軸將電機內置,傳動上摒棄了皮帶和齒輪,在高速運轉情況下,很好的解決了振動和噪聲問題,提高了機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粗糙度,可以快地實現(xiàn)較高的速度變化,即主軸回轉時要具有極大的角加速度,這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用在高精度機床上的電主軸,不但要求主軸轉速高,而且要求其旋轉精度也高、并且振動小。因此,在電主軸的設計階段,必須對它進行動力學特性分析,以確定其各階臨界轉速和各階振型。對于高速軸系,其轉子動力學性能的分析和設計是直接決定主軸性能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軸的轉子動力學性能如何,對整臺機床能否實現(xiàn)高速加工以及加工精度、主軸軸承的壽命和其它關鍵部件的正常工作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另外,陶瓷角接觸球軸承具有制造精度高、極限轉速高、承載能力強,能同時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等特點而被廣泛地應用于高速機床主軸的支承中。軸承內部各元件的運動及所受載荷比較復雜,特別是高速球軸承中,離心力和陀螺力矩作用的結果使軸承的運轉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影響到軸承的變形與載荷關系特性,從而影響到球軸承支撐的轉子系統(tǒng)的動力學性能。
高速主軸電機的轉速選擇:
高速主軸電機,不管輕金屬加工還是重金屬加工,其的選擇都根據加工材料的本質來選擇轉速。加工密度高的材料之所以要選擇24000~60000轉,是因為材料密度高,硬度強,低轉速加工會造成出行毛邊,表面不光滑等現(xiàn)象。加工低密度的材料之所以選擇3000~24000轉的,是因為高轉速對低密度材料來說有造成拉裂的危險等因素。
高速主軸的變速方式:
1、無級變速
數(shù)控機床一般采用直流或交流主軸伺服電動機實現(xiàn)主軸無級變速。
交流主軸電動機及交流變頻驅動裝置(籠型感應交流電動機配置矢量變換變頻調速系統(tǒng)),由于沒有電刷,不產生火花,所以使用壽命長,且性能已達到直流驅動系統(tǒng)的水平,甚至在噪聲方面還有所降低。因此,目前應用較為廣泛。
主軸傳遞的功率或轉矩與轉速之間的關系。當機床處在連續(xù)運轉狀態(tài)下,主軸的轉速在437~3500r/min范圍內,主軸傳遞電動機的全部功率11kW,為主軸的恒功率區(qū)域Ⅱ(實線)。在這個區(qū)域內,主軸的大輸出扭矩(245N.m)隨著主軸轉速的增高而變小。主軸轉速在35~437r/min范圍內,主軸的輸出轉矩不變,稱為主軸的恒轉矩區(qū)域Ⅰ(實線)。在這個區(qū)域內,主軸所能傳遞的功率隨著主軸轉速的降低而減小。圖中虛線所示為電動機超載(允許超載30min)時,恒功率區(qū)域和恒轉矩區(qū)域。電動機的超載功率為15kW,超載的大輸出轉矩為334N.m。
2、分段無級變速
數(shù)控機床在實際生產中,并不需要在整個變速范圍內均為恒功率。一般要求在中、高速段為恒功率傳動,在低速段為恒轉矩傳動。為了確保數(shù)控機床主軸低速時有較大的轉矩和主軸的變速范圍盡可能大,有的數(shù)控機床在交流或直流電動機無級變速的基礎上配以齒輪變速,使之成為分段無級變速。
高速主軸的潤滑方式:
高速主軸的主軸軸承常見的潤滑方式有脂潤滑、油霧潤滑、油氣潤滑、噴射潤滑及環(huán)下潤滑等。
脂潤滑不需任何設備,是低速主軸普遍采用的潤滑方式。dn值在1.0×106以上的主軸,多采用油潤滑的方式。
油霧潤滑是將潤滑油(如透平油)經壓力空氣霧化后對軸承進行潤滑的。這種方式實現(xiàn)容易,設備簡單,油霧既有潤滑功能,又能起到冷卻軸承的作用,但油霧不易回收,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故逐漸被新型的油氣潤滑方式所取代。
油氣潤滑是將少量的潤滑油不經霧化而直接由壓縮空氣定時、定量地沿著專用的油氣管道壁均勻地被帶到軸承的潤滑區(qū)。潤滑油起潤滑的作用,而壓縮空氣起推動潤滑油運動及冷卻軸承的作用。油氣始終處于分離狀態(tài),這有利于潤滑油的回收,而對環(huán)境卻沒有污染。實施油氣潤滑時,一般要求每個軸承都有單獨的油氣噴嘴,對軸承噴射處的位置有嚴格的要求,否則不易保證潤滑效果,油氣潤滑的效果還受壓縮空氣流量和油氣壓力的影響。一般地講,增大空氣流量可以提高冷卻效果,而提高油氣壓力,不僅可以提高冷卻效果,而且還有助于潤滑油到達潤滑區(qū),因此,提高油氣壓力有助于提高軸承的轉速。
實驗表明,加大壓力比采用常規(guī)壓力進行油氣潤滑可使軸承的轉速提高20%。噴射潤滑是直接用高壓潤滑油對軸承進行潤滑和冷卻的,功率消耗較大,成本高,常用在dn值為2.5×106以上的超高速主軸上。
環(huán)下潤滑是一種改進的潤滑方式,分為環(huán)下油潤滑和環(huán)下油氣潤滑。實施環(huán)下油或者油氣潤滑時,潤滑油或油氣從軸承的內圈噴入潤滑區(qū),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潤滑油更易于到達軸承潤滑區(qū),因而比普通的噴射潤滑和油氣潤滑效果好,可進一步提高軸承的轉速,如普通油氣潤滑,角接觸陶瓷球軸承的dn值為2.0×106左右,采用加大油氣壓力的方法可將dn值提高到2.2×106,而采用環(huán)下油氣潤滑則可達到2.5×106。